“曲师傅,您拿的是什么呀?”“是我自己用废铁 料制作的小玩艺儿。前两天,送到太原 图书馆展览,这不刚从那拿回来。”昨日上午,迎泽区并州东街三社区6号院的几位居民,看到2号楼的居民曲增寿,抱着两个写有“奥运 集锦”的盒子和几幅画,正往家走,好奇地上前问道。仔细一看,原来都是铁制的奥运项目的造型、风景画和小动物。
曲增寿今年54岁,在太原铁路局太原车辆段工会宣传部工作,从小就喜欢绘画和手工。在他家二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墙上、桌上、门上,到处都是他的铁艺作品。“以前没事时,我就喜欢用纸折蜻蜓、蝴蝶等小玩艺儿,还用泡沫塑料和海绵做了狮头、牛头等壁挂。2004年,有一天我在车间无意中看到,一堆废铁料被光一照,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当时就想,利用这些废铁料做工艺品应该很好看。”曲增寿说。
曲增寿把这些废铁料拿回家后开始琢磨,在瓷砖上拼个花、摆个树,因为有绘画功底,很快就拼出了一幅图。越看越喜欢、越喜欢制作得就越起劲儿。于是,他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车间捡废铁料,然后回家再埋头制作两三个小时。现在,他制作好的画已有十几幅。“2007年年初,我想做些与奥运有关的作品,并且每天看到电视、报纸,说得最多的就是刘翔,于是决定先从他做起。”曲增寿说。可是想得容易做起来难,一条条粗细不等的废铁料,怎么才能组合成人的形状呢?不停地想着,不断地尝试着,最后他把两条细的废铁料,穿进粗的里面,再稍一修整,人的形状就出来了。
“看到第一个奥运项目造型制作成功,我特别激动,当时就下决心要做一整套,纪念北京 奥运会。”曲增寿说。现在他已经制作出跨栏、乒乓球、赛艇、游泳、射击、举重等16个奥运项目的造型,目前正研究奥运火炬的制作。他还特意买回加厚的不锈钢,经过油石、砂纸细细打磨,给每件作品都镶上精致的底座。“我要将奥运会28个大项的运动项目都制作出来。奥运会结束之后,我希望能举办个人奥运铁艺作品展。”曲增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