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中度成钢铁行业无法割掉的顽疾

   2013-06-25 3390

 超过7亿吨粗钢产量的产能,2008年以来不升反降的产业集中度,似乎已经成为了整个钢铁行业无法割掉的顽疾。

    “兼并重组”早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高频词汇。这一次,有关部门更是无畏“刮骨疗伤之痛”,欲实施兼并重组来开启钢铁行业的“去糙取精”之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2部委在今年1月底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旨在重点推进汽车、钢铁、水泥等九大行业领域的兼并重组。

    事实上,早在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就曾提出,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然而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排名前10位的企业粗钢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48%。

    此外,产能过剩问题的凸显又给钢铁行业再添新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粗钢产量近7.17亿吨,同比增长3.1%。但对应的却是钢铁企业效益的大幅下降以及亏损面积的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31%;实现利润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企业亏损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

    也正是产业集中度低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的困扰,才致使钢铁行业屡屡面临着重组的压力。但由于兼并重组多由排名靠前的钢铁企业执行,而我国排名靠前的钢企大多是国企,一旦具体实施,“国进民退”的问题是否难以避免,质疑声又起。

    在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看来,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不能以牺牲民营企业为代价。他认为,类似山东钢铁集团兼并日照钢铁的案例,是不正当竞争的体现。前者亏损,后者盈利,后者反被前者兼并,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他也担心,一旦这轮兼并重组浪潮开始推进,类似的案例恐将再次上演。

    “我建议,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应充分尊重市场,让先进淘汰落后,一些国有落后并且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应当被市场淘汰。”胡俞越说。

    但对钢铁业“国进民退”的质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有着不同的看法:要充分尊重市场行为,那么就不应当存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思维定式。在质疑国进民退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很多国企肩负的社会责任要大于民企。岗位待遇、上缴税收、环保成本,这些成本叠加后,往往也直接导致很多国企的利润不如民营企业。

    另一个问题是,兼并重组就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吗?

    由于钢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很高,至今仍是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博弈。虽然兼并重组已是必然,但是实施起来难上加难。”胡俞越告诉《英才》记者,“钢铁业也是中国产业调整道路上的一个风向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认为,不应为了布局、淘汰而进行重组。如果经济增长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重组是难以顺势而为的。此外,如果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转变,那么钢铁产业仍将关系着地方财政税收问题、民生就业问题。

    “重组关联着太多事情,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如果两个企业重组,那么企业所在的地区如何共赢,企业之间如何共赢,都是问题。毕竟,两个企业重组后,实质上还是两个企业。”迟京东说。

    李新创则认为,有政策总比没有政策强,正是因为兼并重组涉及到各方利益,所以更应当由相关各部门共同努力推进。因此,政策的出台不仅要指方向,还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manystep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法律声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