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执政亮点和个人形象
奥巴马上台后,促成刺激法案、银行业救助法案、汽车救助法案等一系列的法案,更不用说医改法案,民主党过去50年一直期望却都没有达成的医改。在他的任期内,伊拉克战争宣告结束、本·拉登被打死、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队也在逐渐地撤回……特别是击毙拉登被视为奥巴马任内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十年鏖战,代价高昂。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国家资源,过去两年来,美国国内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度不断走低。寻求连任的奥巴马此时宣布撤军计划,正是出于力挽民心、营造连任氛围的国内政治需要。
在个人形象上奥巴马更是具有绝对优势。在谁更友好与令人喜爱的问题上,奥巴马的支持率大幅领先罗姆尼36%。根据调查,30岁以下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比较偏好奥巴马,而65岁以上的男、女性则比较喜欢罗姆尼,其中男性喜好罗姆尼的比率为59%,偏好奥巴马的比率为36%。但在黑人族群中,90%的人都表示更喜欢奥巴马,这方面没有性别上的差距。有趣的是,白人或是拉丁裔女性比男性更支持奥巴马,在各年龄层情况也一样。有民调显示,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的支持率达到6成以上,比支持罗姆尼的整整多出30个百分点。
奥巴马比罗姆尼更受屌丝欢迎
罗姆尼出生于富裕家庭,个有拥有两亿美元财富,身上的气味会让人觉得一般民众无法达到,与民众有隔离感。另外,罗姆尼的经济政策,不太容易被屌丝接受。他还主张为富人减税。奥巴马阵营借此大肆攻击罗姆尼代表富人利益,对穷人漠不关心。当罗姆尼爆出“47%的美国人不用缴税、依赖政府”的言论,再次给了奥巴马阵营攻击的把柄。这让多数选民感觉罗姆尼高高在上,与他们格格不入。这让美国的底层社会大多都认为,罗姆尼这位成功商人,他含着金钥匙出生。他们认为罗姆尼也许是美国成功人士的典范。但罗姆尼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穷过。在他们看来他从来没有担心过钱,所以认为他未必能做一个好的总统。
而奥巴马的“草根”出生,则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纯粹以性格作为标准,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现任总统奥巴马比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更亲切近人。回顾以往历次大选,均是由人缘较佳的候选人胜出。罗姆尼在这方面一直处于下风,不论是摩门教信仰、庞大的个人财富,还是在马萨诸塞州担任州长时的经历,都变成了他的政治包袱,让选民觉得这个候选人神秘、难以接近。
关键时刻飓风“桑迪”给奥巴马加分
在大选投票前一周,奥巴马与罗姆尼交战正酣,僵局难解之时。突袭美国东海岸的飓风“桑迪”,以强大的威力让万人瞩目的美国大选暂停。面对大灾,奥巴马反应迅速,他及时取消竞选活动,坐镇白宫主持救灾工作。之后他还亲自前往新泽西州视察当地的灾情,当他以统帅的形象奔赴灾区,告诉受惊的灾民“我与你们在一起”时,奥巴马的表现得到了对手与民众的交口称赞。虽然奥巴马中止拉票,并不代表他没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借媒体集中报道风灾之利,总统等于拥有无限曝光率,种种正面舆论更无形中成为他的免费竞选广告。
而罗姆尼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被选民遗忘。在选举的关键时刻,罗姆尼三天不做竞选活动,从不断往上走的势头一下塌下来。同时奥巴马对灾区的视察,让罗姆尼头号盟友、共和党籍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蒂都予以盛赞。持中立立场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也在大选的最后关头力挺奥巴马,这都有助于奥巴马争取中间选民的选票。桑迪虽然是个悲剧,如果处理不当,奥巴名将成为众矢之的,在竞选活动最后关头成为罗姆尼阵营攻击的靶子。然而,奥巴马抓住了“桑迪”带来的有利机会,使“桑迪”成为使自己迈向成功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