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刚刚正式“落子”,但湛江和防城港两大钢铁项目在业内并不陌生。“大家议论、期盼了这么多年。”一位钢铁业的老同志说。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大钢铁项目早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相关准备工作已就绪。两大项目也都列入国家钢铁工业的“十二五”规划,势在必行。但在推进过程中,可谓“曲曲折折”。此次正式获批,标志着两大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但就在项目获批的同时,中国钢铁业进入了十多年来罕见的市场“严冬”中。今年一季度,钢铁业更是出现了新世纪以来首次全行业亏损。在这种市场背景下,有人对项目上马的时机有所担忧。
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一篇分析文章中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下,投资建设大型钢铁基地项目,对于钢铁企业来说确实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他同时认为,此时上马“两广”项目,有利于储备先进产能,使项目能够在市场回升、行业景气回升时充分发挥作用,防止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用竞争挤压落后产能
目前,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性逆转: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全行业进入微利甚至阶段性亏损的时期。在此背景下,为何还要投巨资上“两广项目”?这是社会热议中的主要“一问”。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核准“两广”项目时,十分强调一点:两大项目“都将在压缩当地产能的基础上实施”。换句话说,就是以淘汰落后、减量置换为前提,绝不新增产能。
记者从宝钢人士处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已先后淘汰了广钢白鹤洞基地350万吨产能和珠钢200万吨产能,“十一五”期间累计淘汰落后炼钢能力1164.7万吨。相关的淘汰计划还将进一步实施。
此次,“两广”项目不仅直接设置了产能置换的前提条件,而且还将探索新的市场化的“淘汰落后法”,以先进产能的有序合理布局,来挤压产能过剩地区的产能无序扩张空间,发挥市场化的抑制手段,解决中国钢铁业“北重南轻”的偏颇布局。
“北方有的地区既缺水、用钢产业支撑力又不足,却集聚了过多的钢铁产能,只能北钢南运,增加了物流成本与压力。现在直接在南方布局,用市场竞争挤压落后产能,这就是倒逼式淘汰。”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分析人员汪建华说。
产能过剩短期难改
其实,中国钢铁业放缓速度已经有些日子,3月便有钢企准备养猪种菜的消息爆出。可是直到5月,中国钢铁日产量仍然超过200万吨,也就是年产量可达7.49亿吨,比中国此前的钢铁产量峰值还要高出10%。一些中国买家正在国际市场推迟铁矿石采购,这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出现钢铁供应过剩局面。
虽然今年前4个月中国钢铁出口飙升缓解了供给过剩的局面,但是一方面世界其他地方也难以消化这些供给,另一方面前4个月中国钢铁出口之所以飙升与中国钢铁降价有关,这些都使中国钢铁出口飙升难以为继。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结论:目前钢铁生产厂并没有满负荷运营,他们是有能力满足一波钢铁基建热潮所带来的需求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批准这几个钢铁项目的具体理由主要有二:目前产能过剩需要淘汰的是粗钢,而这几个项目生产的是精品;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产能过剩不再布局,而两广地区等南方地区还需钢铁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