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难出台
混乱现象何时休
截至目前,生产和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企业至少2000余家,太阳能热水器相关企业3000余家。由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门槛较低,加之行业标准不健全,致使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在8月10日召开的“‘太阳能行业曝潜强标网’筹建发布会”上,企业家黄鸣就呼吁,“尽快出台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标准,控制行业内杂乱无章的混乱局面。”
消费者不禁叹息,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强制力度,2.0mm厚的支架变成了1.0mm,难怪台风一来,热水器就先倒了。更多的消费者通过企业家“揭露行业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的‘潜规则’”话题时,了解了黑心企业“减少支架1.0mm的厚度,每台热水器就降低几十元成本”的真相。专家们也更加清楚,如此丰厚的“油水”,是许多小企业昧着良心生产不合格产品的直接原因。
记者在深圳太阳能学会网站上发现一则题为“太阳能热水器标准即将出台”的消息,时间为2011年9月21日。原来早在2011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已经处于公示阶段,并预计于2011年国庆前后实施。随后记者拨通了深圳太阳能学会的电话,结果被告知“此标准仍未执行,具体原因不明”。
消费者和行业龙头亟待需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目的是希望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切勿重蹈“三聚氰胺”覆辙,消费者权益应得到合法保护。
太阳能产业必须“自己革命”
剔除劣质“杂牌军”
在北京市面上能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主要包括皇明、海尔、太阳雨等知名品牌,价格在2000元到20000元之间。而在各地方市场上,杂牌热水器多多,价格低廉到令人瞠目,其主要消费者是农民。公开数据是,像皇明、太阳雨等驰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有25%左右,太阳能热水器将近75%的市场份额都被杂牌热水器占据,行业发展前景难以乐观。
8月26日,记者采访了一位长期关注此行业问题的资深媒体人士。她表示:我们从消费者角度想,若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混乱状况依旧,那么“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势必将显现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质量好、价格高的名牌热水器必然要生存于夹缝之中,直至被迫退出市场。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中国依然有些小型企业凭借着产品优势,踏实、诚信地经营,拥有了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深圳太阳能学会的姚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市场,很多本土品牌销量一直不错。为了抵抗大品牌的压力与山寨货的冲击,深圳当地品牌更加关注细节、节约成本、重视售后服务,从而保持一定的销量,稳步发展。“截至目前,仍未收到太阳能热水器因台风而遭到损坏的消息。”当记者询问台风是否对深圳太阳能热水器造成损坏时,姚先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