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要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并对重点区域钢铁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两市三省”)、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浙江“一市两省”)原则上不再新建钢铁基地。目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珠三角和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其中大部分为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有利于缓解区域供需矛盾。随着国务院加快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将加大对西南部地区的投入,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西南部分地区钢材需求仍然很大。防城港钢铁基地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与国内其他地区钢铁企业相比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此外,从防城港市自身发展来看,广西近年来相继在防城港布局核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势将推动防城港市自身的快速发展,会相应带来对钢铁的大量需求。这一系列因素都将给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防城港钢铁基地具备较好的先天优势
依托武钢的装备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防城港钢铁基地必将成为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的大型钢铁精品基地。从成本上来看,防城港作为中国内地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巴西铁矿水运从防城港上岸与从武钢本部上岸相比,每吨运费低200元以上,防城港的区位港口优势大大拉低了矿石运输成本。
此外,国际3大铁矿石供应商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垄断地位,近几年的疯狂扩张导致铁矿石产能过剩的问题已开始逐步显现。中国钢铁企业在未来的铁矿石定价博弈中将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防城港钢铁基地的产业链安全将因此而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带来无限的市场机遇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有陆地和海上通道的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防城港市高起点建设了一批大型泊位、铁路、高等级公路、国家一类口岸、邮电、通信、供电、供水等重大基础设施,连接东盟的出海出边大通道格局目前已经基本形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为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提供无限的市场机遇。中国是进口东盟废钢的主要国家。与其他省份相比,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更容易获得东盟废钢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如红土镍铁矿等)。此外,东盟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对钢材的大量需求,防城港钢铁基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其综合成本的领先优势,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平台和优惠政策,将实现对东盟钢材市场的高占有率和强势竞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