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由于碳的强烈氧化和渗入钢水的气泡数量明显增加。非脱氧钢的真空处理效果要好于脱氧钢。鉴于此,本文研究了非脱氧碳钢和合金钢的脱气状况。熔体的真空脱气效果要通过氢的行为精确评定,因为与氧和氮不同,氢含量与复杂的脱氧物理-化学过程无关,与非金属夹杂的形成和清除无关,而由合金元素带入的氢可以根据对照平衡图准确计算。
在去除熔体中溶解气体的过程中,将氢作为清除气体,因为只有氢溶解在钢水中,且不与熔体中的其它存在元素反应。第一种机制相当与氢从钢水中直接转入熔体上方的空间或者真空处理过程中氢分解成液滴时包围熔体的空间。第二种机制相当于熔体中自动形成气泡或所谓的均匀形成坯晶时的理论脱气状况。第三种机制,均匀形成坯晶,在钢水与固态耐材砌体界面上产生气泡时进行;分离后,气泡由钢水中上浮。第四种机制的特点是钢水喷吹惰性气体时脱气,惰性气体经炉底透气砖或喷嘴进入熔体。钢水中的溶解气体被喷嘴喷吹气体包围和送达钢水表面。
在钢水工业脱气装置中通常同时采用几种机制。它们可能相互影响,而其作用效果可能在处理过程中变化。此时,通常将不同的机制应用于熔体,不能单独评定不同机制对熔体脱气的作用,以及确定其在规定中间时间内的共同作用。试验中采用了通过Elektro-Nite公司Hidris系统的氢含量快速测量方法。
用RH循环真空处理装置处理时脱气。循环真空装置设有内径320mm的连接管。氮以400~500l/min的强度供入吸气管。钢水经连接管的线性循环速度为100m/s,相当于平均35t/min的常规速度。因此,真空处理循环时间不超过30min,在这个时间内,100t重的冶炼完全通过真空装置。研究表明,在5个真空处理循环期间(15min),氢含量下降为初始含量的85~90%。此时立刻向真空装置加入材料后氢含量的增长不明显,原因是随着含碳材料和铁合金进入一定数量的湿度。因此,从向真空装置加入材料时起到真空处理结束的时间应当不低于67min。根据工艺合理性,在真空的作业真空出端立刻真空脱氧后,必须在57min内供入材料,可以利用气体分析仪根据废气曲线图记录真空脱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