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典型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启示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钢铁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钢铁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前就开始出现下降,之后是大幅度下降。
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按照2000年美元计价,韩国在人均GDP为9548美元,美国在人均GDP为13639美元,日本在人均GDP为20535美元实现工业化,基本上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才完成工业化。因此,本文将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0%、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视为实现工业化。
综合典型国家(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工业化的情况来看,在工业化的起始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且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从全球范围看,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低于70%。
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转折点出现在1万美元左右,之前,所有国家的城市化率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快速增长,达到1万美元以后,城市化率基本开始稳定。因此,本文将城市化率超过70%、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视为实现城市化。
综合典型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来看,无论是先期发达国家还有后期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城市化进程,即城市化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并且这一过程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大体上在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时,这个过程出现明显的转折,城市化率基本稳定或呈现极为缓慢的增长。
由上述分析可知,城市化对应的转折点和工业化对应的转折点大体重合。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来看,钢铁、金属加工业等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占工业的比重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钢铁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前就开始出现下降,然后是大幅度下降。而机械、交通、电气等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则持续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前持续上升,之后基本保持稳定。
【深度】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钢铁工业支撑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目前已进行到中期阶段,预计2025年前将完成。未来15年左右,中国经济仍具有较快增长的潜力。
●钢铁消耗的峰值还未到来,钢铁产量增长仍要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但年均增长率较低。
●“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缓解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矛盾。